OPEN MIND

铨展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| 新北市,台湾

铨展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,以生产精密连接器模具的成形磨削起家;
自2011年开始发展加工部门,投入硬件成本培训成形磨削人才,陆续投资精密加工与测量设备,提供CNC三轴铣床、线切割与电火花加工等服务,结合精密磨削技术,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冲塑模具、夹具、结构件及零件等加工服务。

铨展精密负责人之一吴俊亿自信地阐述铨展的经营策略: 铨展专注于高精度、小批量多样化的订单,不仅不以低价作为竞争手段,铨展更布局在不同领域,例如电子、医疗、光学及半导体等产业。不单一押注特定行业、分散风险,才能在景气循环过程中实现持续成长。

「引入了hyperMILL PROBING (测量模块)后,使我们节省3-4倍加工时间,把重新校正,重新定位和校正失败的风险都解决了。」

铨展精密吴俊亿负责人

铨展精密吴俊亿慷慨分享转型过程的点滴,及软件如何让公司顺利转型

铨展精密转型策略:加强软硬件投资

吴俊亿表示:产业内部面临许多困境,加工业人才在台湾严重不足,严重的缺工影响着公司的产出,一旦接到订单,现场生产人员就不得不持续加班,而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员工,时常导致产品无法按时交付。虽然我们有接纳外籍劳工和接纳刑满释放人员,并给予他们完整人才教育训练,但还是杯水车薪。加上市场竞争:别人也在进步,在长期低价竞争的市场下,一般加工厂更难生存,如何降低各种成本、提高营业利润是铨展想要进步的动力。
由于诠展精密希望更快、更好地服务客户,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公司仍决定加强软硬件投资。2024年,铨展引进了松浦(Matsuura)多托盘自动化五轴加工设备及德国hyperMILL加工软件,旨在通过五轴软件与设备的协同应用,在充分发挥机床性能的同时,确保设备安全、避免碰撞事故;同时实现机床夜间连续运行,从而在有限的人力成本下提升产能。
吴俊亿负责人分享道:“这么昂贵的设备,要如何安全地使用?员工一开始心理压力肯定很大!为了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产能,我们选择了 hyperMILL VIRTUAL Machining 虚拟加工的数字孪生(Digital Twin)技术。该技术通过软件在 hyperMILL 中构建出与实体一致的设备模型,可进行NC代码模拟,并在虚拟环境中计算出最优的机床路径,即便是复杂的切削角度也都经过充分验证。正是凭借这样可靠的软件工具,我们的员工才能安心操作。”
hyperMILL VIRTUAL Machining虚拟加工可以实现现代“科技黑手”的梦想,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点:1.无需人员看守设备,颠覆传统现场工作模式;2.即使夜间加工仍确保设备安全;3. 综合以上两点,除了能够提升机床在夜间和周末的产能之外,开发人员还能更专注于其他订单项目的研发,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有编程人员的工作效率。

从三轴到五轴:加工思维的转变与挑战

资深工程师郑永祥分享道,起初对五轴加工机的概念较为浅显,更习惯于三轴设备的操作模式。不仅需要反复翻面加工,还需设计专用夹具以确保工件精度控制在公差范围内。在引入五轴设备初期,软件操作存在一定适应过程,未能迅速建立五轴联动加工的技术思维。随着实践深入,逐渐意识到五轴联动程序反而更易于编写,这一转变也得益于hyperMILL CAM软件在编程方面的简便性与高效性。
从三轴升级到五轴联动加工,为我们带来了显著的效益。负责人吴俊亿进一步补充道:“我们减少了夹具的开发数量和加工工序,大幅降低了工件翻面次数——从原本需要翻六面减少至仅需翻两面,节省了超过60%的时间。配合智能化的hyperMILL CAM软件支持,生产效率得到提升。从厂房土地成本的角度来看,3台三轴机床的占地面积超过1台(配备10个托盘)的五轴机床。而这台五轴设备的产能输出却高于3台三轴机床的总和。其多托盘刀库可容纳90把刀具,相较于每台三轴机床仅24把刀的容量,也展现出明显优势。现场人员原先需要同时看管3台三轴设备,如今只需专注于1台五轴设备即可。这是一项既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提升产能的关键投资。”

hyperMILL CAD:专为CAM制造而生的设计软件

负责人吴俊亿表示:“我认为 hyperMILL CAD 是一款制造导向的设计软件,以实际制造需求而研发的设计界面,例如图层管理、夹具与工件的组合功能等方面都为我们带来了便利,不再像以前使用的软件那样操作流程复杂。从设计夹具到CAM编程都在同一界面完成,操作更加直观、便捷。与以往需要自行转换、整合的方式相比,节省了近一半的开发时间。”
资深工程师郑永祥从技术现场的角度补充道:“通过 hyperMILL 内置的 CAD 功能,直接设计并铣削出当前工件所需的夹具,显著提升了工艺规划阶段的便利性,大幅缩短了规划时间,CAM 用户的工作负担得以减轻,同时无需通过导入或导出转换CAD夹具数据,也减少了模型文件的管理作业。更进一步来说,若载入的图纸存在破面(图形破损)而未经检查便直接进行后续设计,将导致夹具同样出现破面或精度不足,进而造成产品误差增大。因此,直接通过 hyperMILL CAD 对载入的产品图纸进行检查与修复,并配合软件内置的布尔运算功能,即可快速设计多托盘夹具。”

铨展精密与OPEN MIND团队于厂区合影

hyperMILL PROBING: 让测量流程更流畅

负责人吴俊亿表示:“引入了hyperMILL PROBING(测量模块)后,使我们节省3-4倍的加工时间,把重新校正、重新定位以及校正失败的风险都解决了。” 通过在机台上直接对铣削完成的工件进行检测,即可在电脑上查看该工件的测量报告,快速确认加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。当公司仅有一台三坐标测量设备,而客户要求提供三坐标检测报告时,只需将首件工件取下进行测量,确认机床与三坐标测量数据之间的偏差后,可大幅缩短后续工件的检测时间,并确保品质的稳定性。

简单的软件编程,更易使用者上手

资深工程师郑永祥表示:“软件设置简单,特别在粗加工方面;此外,借助hyperMILL自动化懒人包的辅助,新员工面对简单工件能快速完成编程。最重要的是“hyperMILL软件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所见即所得”,在短短几个月内,我已能够独立解决编程、夹具及加工的问题。”

铨展精密:在高端设备与CAD/CAM软件支持下踏上转型之路

最后,负责人吴俊亿也与我们分享了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。因为二十年前对行业的热爱而选择创业。尽管随着时间推移,台湾加工产业面临诸多变化与挑战,他依然坚持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,并注重人才培养与技艺传承。这是他认为正确的方向,整个加工产业,还是诠展精密都不应停滞不前。面对缺工、市场竞争加剧及经营成本上涨等多重挑战,铨展精密负责人吴俊亿通过投资高端设备及智能化的CAD/CAM软件hyperMILL,目前已初见成效:加工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,从设计、加工到后续测量与品控环节实现了流程优化,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,也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发生概率。
吴俊亿对CAM软件hyperMILL与多托盘五轴机的结合应用给予了高度肯定。应对产业变动与市场需求,现在诠展现已承接多轴、曲面及批量生产类订单。通过工艺优化与无人化加工,铨展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保持设备持续运转,甚至成功承接国外订单,为公司持续注入更加多元的营收增长动力。

文/李淑慧

mobile-s mobile-m mobile-l tablet desktop-s desktop-m desktop-l desktop-xl